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是面向全国高校机械类、材料类、工业工程类等相关专业大学生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竞赛活动。自2019年起,大赛连续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为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将举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
机械工程学院承办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创意赛道”: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合肥工业大学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的目的
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赛创立于2010年,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设计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通过创新思维进行机械设计的工作能力;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本赛项国赛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昌首义学院承办,武汉理工大学协办。
二、大赛的主题与内容
2025年度本科组竞赛主题为“机械产品数智升级,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分设计类和数字孪生类两个类别。
(A)“设计类”
选题背景:在低空保障、低空服务实践中,目前存在地形适应性低以及人工勘察风险高等困境,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并威胁人员安全。亟需有针对性地设计在低空场景下能独立工作的、带有一定技术挑战性的智能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系统,辅助人类进行“人不能至、眼不能及”的盲区作业,提高低空作业安全性与作业效率。
内容说明:通过调研,提出适用于120米以下低空保障与服务场景的机械或机器人设计需求。针对基础设施维护、安全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工程特点,明确设计功能目标,完成发展低空经济情景下使用的机械或机器人设计。可设计用于光伏面板清洗、风电叶片维护、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空中清洁、电力设施检修、空中采摘等作业的平台或机器人。该系统的无人机部分不作为设计重点,设计中可提供选型。
(B)“数字孪生类”
选题背景:在低空保障、低空服务实践中,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系统,已经成主要发展方向。针对其中的核心零部件,进行制造工艺的优化设计,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有利于提升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制造系统设计的经济性和生产流程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为低空经济中的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系统设计提供制造实现的可行性验证,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制造技术支持。
内容说明:针对服务于低空经济的空中作业平台或机器人产品中的四类关键零部件的小批量混流生产制造,用图1所示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系统,通过需求分析,针对提供的智能制造工艺装备和系统组成,自行设计典型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卡,并将过程卡中的数控加工部分编制工序卡方案,设计合理的工步内容和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刀具并编制刀具卡;通过CAM软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在数字孪生软件中完成数控加工仿真;进行资源调度和生产排产设计,获得优化的一个最短生产周期的排产计划,设计工艺流程图和生产流程控制逻辑框图;进行数字孪生机床加工仿真调试、机器人上下料示教编程调试、AGV物料配送PLC编程调试,物联网通讯设置和系统总体联调。实现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混流智能制造。(竞赛所需数字孪生调试软件由执委会统一免费提供)。
具体赛事详情请前往大赛官方网站下载查看:http://meicc-pic.hust.edu.cn
三、参赛条件与方式
1.参赛对象
(1)1.全国在校本、专科大学生均可以团队的方式,每个参赛团队学生人数不得多于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各参赛团队通过所在学校组织遴选,前50%参赛团队由所在学校按本科组或高职高专组向本赛项执委会聘任的区域赛承办单位统一推荐报名。
(2)赛事实行限额申报,每个参赛高校报名省级/区域选拔赛的参赛团队不超过20个。
(3)各参赛队伍不得跨省/区域参赛,以本人所属高校所在地区为准,获得区域选拔赛的推荐资格后方可参加全国赛。
2. 参赛方式:参赛队学生自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可按大赛主题和内容的要求进行准备。
3.校内选拔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请加入QQ群了解大赛有关事宜。【宣城校区竞赛由宣城校区另行通知。】
校内QQ交流群:合工大机械创意赛道(2025),群号:426593492。

教务处 机械工程学院
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