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作为构建高水平产教融合新生态的重要载体,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合肥)分会场智能装备与新能源技术论坛暨新时代高校“智驱领航 固本铸魂”育人共同体研讨论坛在合肥明珠瑞士大酒店成功举办。2025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合肥)分会场由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共同主办,其主题为“产学研用赋新能,多元合作创未来”,其中由机械工程学院承办的分论坛不仅聚焦智能装备、新能源等前沿技术突破,更是将“如何通过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置于重要位置。论坛吸引了国内外多所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技术创新路径,同探卓越人才培养方略。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全球顶尖学者带来的不仅是尖端科技,更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的深刻启迪,契合“智驱领航,固本铸魂”的核心要义。
苏州大学沈长青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机械装备终身学习诊断方法研究”,介绍了一种能够持续进化的智能诊断系统,可以持续学习新出现的故障模式,为工程教育提供了“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现实典范。上海交通大学陈晨助理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MUAPt的假肢神经接口设计”,通过解码人体肌肉中微弱的神经电信号,实现了对手部精细动作与连续运动的精准识别与控制,为高校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生动案例。东南大学王乾乾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医工交叉微机器人系统设计与构建”,介绍了其团队在面向精准医疗的微型机器人系统上的突破为面向未来产业需求,布局人才培养方向树立了标杆。西安交通大学李博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变维度剪纸:从东方艺术到食管支架”,开发了具有可编程变形特性的“机械剪纸”结构,鼓励高校更加注重文化与科技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华中科技大学杨吉祥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机器人铣削磨抛加工的轮廓精度和表面质量控制”,通过开发先进的主动阻尼控制和智能监测算法,有效抑制了机器人加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振动现象,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紧密融合的必要性。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程勇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聚变装置遥操作维护技术研究进展”,展示了数字孪生、力反馈遥操作等大国重器关键技术,保障了未来聚变堆连续稳定运行的生命线,对激发学生献身科学、服务国家的志向具有重要价值。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京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厘米级小型压电机器人无线跨尺度移动与作业研究”,所开发的微型机器人可以完成宏观与微观尺度上的精准操作,彰显了前沿探索精神,激励高校师生勇闯科技“无人区”。新加坡社会科技大学张美琳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接送时间不确定下的拼车:面向按需出行系统的鲁棒满足性方法”,针对城市物流痛点提出优化模型,展示了如何从实际社会需求中提炼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挑战、解决实际问题。
诺维萨德大学的Momcilo Krunic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Modern Software Engineering is Powered by AI: From Automotive Giants to AI Startups”,生动阐述了AI在提升代码生成、测试验证及系统运维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为高校计算机类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革新、培养学生掌握AI时代软件开发能力提供了指引。上海交通大学的陈飞飞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软体机器人作动—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与应用”,研制出像生物体一样柔软、灵活且能安全与人交互的机器人,其“一体化设计”理念启发工程教育应更注重系统思维和集成创新能力培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Grzegorz Lisak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Biomass Valorization towards Carbon-Negative Systems: Integrated Resource Recovery and CO2 Capture”,他为实现“负碳排放”的可持续能源系统提供了一套创新性的整体解决方案,强调了科研应服务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启发高校将全球性挑战融入教学与科研。比利时鲁汶大学吴明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AI in advanced manufacturing”,展示AI对工艺优化和质量提升的作用,提示高校须将人工智能思维贯穿工科人才培养全过程。印度尼西亚加查马达大学Jonas Kristanto助理教授的报告题目为“Enhancing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of Biomass Pyrolysis Yields through Taxonomy-Based Preprocessing and Rigorous Model Tuning”,他探讨了如何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方法,预测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的产物分布,印证了数据科学正成为各领域关键赋能工具,是构建新工科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济大学钱柯贞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水泥工业替代燃料污染物分析与控制”,她聚焦于高能耗行业的绿色转型挑战,系统分析了使用替代燃料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控制策略,其成果体现了工程科技在促进产业可持续变革中的核心作用。
智能装备与新能源技术论坛暨新时代高校“智驱领航 固本铸魂”育人共同体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凝聚了全球智慧探索科技前沿的共识,更是高校推动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生动实践。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分享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为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也标志着在探索高质量育人新范式、打造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师队伍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杨熙龙/文 新媒体中心/图 蔡伟伟/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