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砥砺奋进,推进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

2017-07-11

勇攀高峰、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栉风沐雨求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自校七次党代会以来,机械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内涵建设,带领全院师生员工,进一步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持续推进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突显学院发展特色,在党建、科研教学、学生培养等工作中取得丰硕成果。

学院目前有3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点:机械工程、工业工程;3个高校教师系列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科研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在校本科生1951人(不含宣城校区)、硕士生760人、工程硕士382人、博士生69人。

   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保障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强基固本、党建工作统领全局

学院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实行好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重一大”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进一步推动学院整体党风建设朝着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方向发展。创新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学院党委2012年出台《加强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意见》,改变了过去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传统党支部设置模式,建立了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的跨年级纵向党支部,大大提升了支部活力。

学院党委建立“标准化建设考评”机制,开展工作交流互评互学答辩会。根据支部班子、党员队伍、活动开展、制度建设、作用发挥五好要求,逐渐完善了《机械工程学院党员发展实施细则》、《机械工程学院入党积极分子遴选办法》等制度,融入竞争性答辩和TED式汇报演说等机制。通过支部书记理论学习培训班,座谈会、研讨班等形式,帮助解决基层问题。认真落实《机械工程学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党史党建知识竞赛、讲史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线上红歌大赛、印制学习手册以及专题教育报告等载体和形式抓好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学生赴南京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无为县新四军纪念馆、大蜀山烈士陵园、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实践。

学院党委积极开展学院党团支部特色活动的立项工作,严把过程管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自2012年以来,学院共立项院级特色活动项目100余项,支持经费15万余元。

学院党委注重学院文化建设,大力活跃教职工的文化体育活动,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校女排比赛学院女队荣膺“六连冠”;校学校男排比赛学院男队荣获2008年和2010年比赛冠军,学校田径运动会上两次荣获教工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同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自2011年来连续五年获此荣誉)。继续开展学院工会品牌活动,继续举办“机汽杯”乒乓球赛;通过工会关注,帮助困难职工,构建和谐学院。院工会始终坚持二级教代会制度,切实把教代会、工代会作为依靠教职工办事的重要载体,作为凝聚人心、营造和谐学院的重要力量。2010年被学校授予“创新型部门工会”,2011年被安徽省教育工会授予“模范职工小家”,2013年安徽省教育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院党委注重发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参事议事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强与民主党派成员及无党派人士的沟通与联系,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学科学位建设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大力支持他们参政、议政,为学校及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多点发力,教学科研内涵发展

自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院不断加强对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2009年顺利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并获批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2012年通过延长三年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认证,2015年顺利通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包括宣城校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评估工作。完成“一体化教学体系”的3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2015版教学计划制定工作。

学院在教学质量工程方面收获颇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新增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5门;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批1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4项,校级7项;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多媒体课件获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省级20部。

学院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合作渠道,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获批1个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中心、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新增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008-2016年度科研经费累计达46000万元,研制费累计达13542万元。其中国家基金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100余项,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重大重点项目30余项。

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协调,改进服务,合理配置资源,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使师资队伍建设与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学院党委采用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鼓励教师完善三种经历,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鼓励教师到其他院校深造或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成立了以“搭建平台、交流合作、关心成长、师生共进”为宗旨的青年教工联谊会。制定了《学院青年教师下实验室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学院师生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奖励办法》等政策来注重选拔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2008-2015年度共申请发明专利469项,授权发明专利257项,授权实用新型103项,授权软件著作权73项。2008-2016年度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其它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其中300余篇被SCI 检索,600余篇被EI检索;出版著作和教材20余部。

学院开设“机械大讲堂”、“机械青年学者沙龙”等邀请数十名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交流、讲学,承办的“中日韩机械工程技术论坛”等多个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派出教师到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立德树人,学生培养特色突出

校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培育优良院风学风为基础,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入实施《机械工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2015版)》,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方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校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院着力从理论、情感、价值和行动四个维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层层递进,形成“四个认同”的长效品牌:依托“学习沙龙”、主题班会、新媒体平台进行学习宣传,实现理论认同;依托“机械读书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百里挑一”“最美机械人”典型榜样引领工作,实现情感认同;依托“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最美机械人”主题实践教育、开展重要节庆日纪念活动、党团日活动等,实现价值认同;依托 “梦想班”学业助推计划, “全民健身月”、“感恩班”公益助人卡、 “三种经历”认定和党员“十项目标”建设计划,实现行动认同。形成“人人认同、人人践行”的生动局面,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院落地生根。

学院通过《加强学生课堂纪律暂行规定》、《请销假制度》等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使得在学生上课出勤率、早操、晚自习检查、晚归检查、寝室安全卫生检查等方面日常管理富有成效,取得不俗成绩,运行科学规范,在学生中大力宣传“五不准、五不提倡”、“四没有一要求”以及“三种经历”的口号,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环境。制定了《学生群体性应急事件处理工作预案》,进一步完善突发紧急事件预案,全年对突发事件案例处理妥当、反应快速,切实维护了学院的学生安全稳定;学院领导班子积极参与评奖评优工作指导和违规违纪学生处理,各级各类事件程序规范、处分适当及时。开展了“多彩大学、青春飞扬”为主题的“十全十美”、“百里挑一”“最美机械人”系列优秀学生评选表彰活动,完善了先进典型的选拔和宣传,同时这些优秀学生以“青春引路人”等故事分享会的形式将朋辈辅导的影响力与感召力辐射到每位同学,取得了很好的激励和引导效果。学院成立奖助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三公”原则规范实施各类评奖评优工作。

近年来,学院本科学生就业率均在96%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0余项,参加全国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械数字化大赛、互联网+大赛等获奖100余项。开展志愿服务等教育实践活动500余次,参与志愿者8000余人次。学院学生会连续多年被评为A级达标学生会。

学院党委将继续围绕大局抓党建,持续加强和改进学院党建工作,保障和助推学院事业发展,努力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历史性进展,为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阅读 705 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