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开展“对话小岗村严金昌老人”主题党课

2018-11-13

40年前,在凤阳县小岗村一座低矮的茅草屋中,18位小岗村农民冒着巨大风险按下了手印,由此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1月10日,我院本科生党员和学院机关党支部党员来到了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小岗村,对话“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讲述了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严金昌老人告诉我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恰好印证了小岗村40年的发展。严老清晰地记着小岗人当年的窘迫,1976年小岗111口人,每人每天只有6两3钱的口粮,饥不果腹的情况下,托孤立誓,把田分到各家,搞起包产到户,瞒上不瞒下,瞒外不瞒内,如果谁因此坐牢杀头,大家要帮他把孩子养到18岁。“生死契约”上摁下的鲜红的手印,让小岗这片土地书写了中国农村改革的一段传奇。如今,这张泛黄的纸片原件,作为改革开放的珍贵物证,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时光飞逝40载,那个黑夜里的忐忑、决绝,那张生死契约书的一字一句,严金昌老人至今记忆犹新。随后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家都铆足干劲,终于在一年之后,分田单干让小岗人看到了庄稼丰收的样子。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小岗村的发展见证了我们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光辉历程。

严金昌老师坚定的告诉我们,小岗村的理想会实现,梦想会成真,相信小岗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同时,严老对我们大学生也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大学生在党的关怀下,在老师的教育下,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学好过硬本领,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做出杰出的贡献。本科生党员表示,年轻一代要接过严金昌等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将“大包干精神”传承下去。

阅读 2803 次数